:::

最新消息

:::

110/11/16 14:00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研究員 演講

演講公告
張貼人: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2021-11-08
 
演 講 公 告
 

講題:海洋環境變遷--電廠溫排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主講人:邵廣昭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時間:11月16日(星期二)下午2點
 

地點:中央大學科學一館S-325教室
 

摘要:
 
  根據2019年聯合國IPBES所發表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全球評估報告》指出海洋的環境特別是漁業資源及海洋生物多樣性正面臨空前的危機,除了過度及非法捕撈之外,氣候變遷丶海洋酸化丶污染丶入侵種等的問題也非常嚴重。如果不能有效遏止及改善的話,海洋生態系將面臨崩盤,人類亦將難以永續。過度捕撈之所以會成為大家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也和缺乏過去長期的背景資料來做比對有關,此即所謂的海洋背景值的下降(Ocean shifting baseline)。了解這些破壞的原因及其優先順序才能夠對症下藥來推動管理和保育的對策。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海洋環境可能帶來的衝擊在近10-20年來特別受到學界的關注及成為研究的焦點。研究的結果發現在熱帶和極地和若干海洋生態系造成的危害最大,但海洋生物可以藉由「魚碳」及「藍碳」的功能來調適及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因此限渔及擴大海洋保護區的劃設及有效管理就成為目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共識及目標。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海表溫上升固然會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造成影響,但電廠溫排水因為所影響的範圍相對很小,經過過去三丶四十年來的監測及研究結果,已知除了核三廠的珊瑚白化丶核二廠的秘雕魚為眾所皆知的負面影響外,對會主動遊離或逃避的魚類影響較少。但所有建在海邊的電廠所抽取的大量冷卻用水難以避免的會造成汲取(entrainment)和撞擊(impingement)的漁業經濟損失。其損失金額的估算會隨電廠的位置丶取水的方式及年代的不同或周邊海域漁業資源的變遷的而異。反之,汲取海水也會有清除大量海漂垃圾的正面貢獻。在無法減輕的情況下,電廠也只能朝積極地推動生態補償丶海洋保育(含教育及研究)丶資源復育丶長期監測丶敦親睦鄰等方向來努力。
 
最後修改時間:2021-11-08 AM 10:45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