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

:::

各研究室

實驗室名稱 簡介
地表水文研究室
(PI:李明旭)
  地表水與地下水具有複雜的交互作用,水文循環所涉及的空間與時間尺度也不盡相同。在陸地水文過程觀測部分,我們長期且持續在蓮華池試驗林建置有完整之水文微氣象與通量觀測站,並透過水文與生地化數值模式之開發,探討許多水文與環境相關之重要議題,如極端事件所引致之水文災害、氣候變遷水文衝擊、陸氣交互作用之水、能量與二氧化碳交換、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能模擬、地下水生地化過程模擬等。
143_bc27ec49.png
物理海洋觀測
研究室

(PI:錢 樺)
  研究方向為海氣與陸海交界面上的各種交互作用及其相關物理過程。前者著重探討海表特徵對於大氣邊界層與海表邊界層特性的影響,據此定量理解海氣之熱量、氣體交換與動量傳輸的量值;後者著重海岸環境監測,藉由近岸海水動力特性及海岸監測指標變化,探討海岸災害特性。主要觀測儀器為自行研發之微波雷達,並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合作,發展高頻雷達資料的分析演算法。這些雷達系統與海氣通量觀測系統皆建置在臨海工作站內,資料可即時提供研究使用。
144_fb67ef9a.png
中央大學移動式海洋環境監測系統
海嘯科學
研究室

(PI:吳祚任)
  本實驗室專長於模擬複雜之水動力過程,包括精準之海嘯模擬、三維山崩模擬、三維土石流模擬、劇烈洪水下之橋梁局部沖刷、土石流夾帶巨石與浮木撞擊模擬、多尺度風暴潮溢淹模擬等。本研究室已發展完成領先全球的三維水動力學模式,透過流體體積法(VOF)與MPI平行計算,可將複雜之海嘯與洪水搭配真實地形與結構物快速模擬。近期更發展完成沖刷與土石流模式,期待對此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加入。

147_20b0a509.png 148_49e5ed42.png

海嘯模擬(左:馬尼拉海溝海嘯源。右:海嘯抵達台灣)

149_d446624e.png 150_059cf1ce.gif

三維洪水(左)與局部沖刷模擬(右)

151_05c5fb3e.png 152_b22afe5f.png

三維山崩模擬(左:模擬。右:現地)

近岸泥沙輸送
研究室

(PI:黃志誠)
  主要進行之研究問題包括海洋波浪特性、近岸紊流及碎波帶動力過程、海岸底質傳輸、珊瑚礁及藻礁水動力過程等。利用現代化觀測儀器及分析技術,配合理論及數值模擬,來探討自然海洋中小尺度流體的動力特性;我們著力發展新式技術來測量流速、水位變化及細緻地形高程變化。氣候變遷導致海面上升而生的海岸災害如海岸侵蝕、岸線退縮及沿岸溢淹等亦為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從實際瞭解自然海岸環境所得知識以提供防災策略規劃參考。
153_828a702e.png 154_5ebd922e.png 156_7772321b.png
衛星遙測
研究室
(PI:潘任飛)
  海洋是颱風的主要能量來源。每年大約有30個颱風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和發展,對台灣和東亞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的影響。海洋大氣交互作用在颱風強度變化和地球能量平衡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衛星遙測研究室利用先進的衛星遙測技術,從海洋的角度切入,深入探討颱風海洋相關議題。研究主題包括:1)颱風海洋交互作用、2)上層海洋混合過程、3)海洋垂直溫度結構、4)氣候變遷對海洋和颱風的影響。
440_f665e8c6.png
智慧水系統
研究室

(PI:陳沛芫)
  水在自然與人類共存的生態系統中相當重要,智慧水系統研究室(Water Informatics & Smart Ecosystems, WISE research group)的研究興趣,即藉由整合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智慧(Wisdom)與串接各項目之科學方法,針對氣候變遷調適、都會區水文、暴雨管理等議題,提供具氣候智慧(Climate Smart)之科學服務以解決水文相關跨領域問題,使生態系統朝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邁進。
441_372f9114.jpg 442_1edbc76a.png 445_60681afc.png

cron web_use_log